因為是上星期五所發生的事情,所以我簡短地描繪一下就好了。
那是個即將放假的星期五晚上,
我因為晚上要到中正紀念堂前面廣場看免錢的明華園公演,
整個白天都暗暗地感覺到好像有什麼事即將要發生的那種興奮。
那是我身為台灣人(第二十五年!)第一次看明華園演出。 (抱歉,沒看過雲門舞集,我是個非國民!)
沒想到我們總經理也在上班時間對著其他熟女同事們嚷嚷:
「唉唷,人家我晚上要跟我老公去中正紀念堂看明華園表演。」
我口中的三明治和奶茶差點沒有吐出來。
幹你娘,誰這麼衰跟你的菁英階級品味相同啊!
原來明華園也是你的菜?心情頓時囧了一半。
更噁心的是,五點才剛過,她就提著她的名牌包包甩來甩去地說:
「我要先去排隊了,要不然占不到位置……」
**********
不提她,來提戲本身。
下班後搭了信義幹線,走路到中正紀念堂,
廣場上好多看歌仔戲專用的板凳,場面很浩大,
一群人聚在一起看歌仔戲真的是一種本質上很溫暖的事情。
自我有記憶以來,我好像從來沒有完整地看完一齣野台歌仔戲,
因為歌仔戲這種觀眾來去自如的表演模式本來可以很隨性,
演員不需要百分之百投入角色(不需要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演法)
只需要把身段作齊,哭腔哭好,配樂配得巧,
觀眾也不需要百分之百投入劇情,因為演出劇目都是我們早就知道劇情的民間傳奇!
因此觀眾要不是演到一半才加入,要不就是看到一半跑去買旁邊的烤玉米。
(可惜中正紀念堂沒烤玉米)
我想這是東西方戲劇本質上最大的不同。
不過現在東方戲劇都漸漸地走西方商業化(=售票化),我認為不是一個好現象。
明華園歌仔戲因為預算足夠和卡司堅強,
身為全台灣最王道的歌仔戲團,舞台和服裝道具當然會弄得很豪華,
但我個人認為歌仔戲還是質樸的時候最美。
鄉下地方的歌仔戲,布景總是又俗又豔,
布景和服裝總是喜歡使用螢光綠、螢光玫瑰、螢光霞紅等亮麗又夢幻的顏色。
可惜這在被海浪和菁英美感所磨平的明華園舞台上已經看不見了。
「劇院」這種布爾喬亞場所雖然會帶領歌仔戲走向「精緻」的道路,
卻也同時會消減歌仔戲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野性。
(幹,如果我念戲劇所的話,畢業論文就來研究這個好了。)
歌仔戲是一種即興的,充滿變數的形式。
像明華園這種跑到國家戲劇院裡頭演出過,被收編過的團體,
我會有點擔心這樣的戲不好看。
因為歌仔戲本質上就是一種免費娛樂大眾的戲劇模式,
它的本質就是觀賞者無須付費,倘若要收費就失去它的初衷。
- Mar 17 Sat 2007 01:00
3/17 身為台灣男孩第一次看明華園歌仔戲
- Mar 14 Wed 2007 01:58
3/14 我要感謝我的美術編輯讓我為所欲為
興奮了一整夜,怎麼睡也睡不著,
卻並需在九點鐘起床,前往中和的印刷場看雜誌打樣。
這是一個幸福的早晨,看見雜誌的完成品不知為何內心變得愉悅飽滿充實,
明明這就不是第一次,是因為這次很用心下去作嗎?
這是所謂的成就感嗎?能夠編出一本這麼有設計感的雜誌,從無到有,
如果要感謝的話,我要感謝我們家美編,
他讓我不斷地允取允求,才能有眼前的這本雜誌。
我現在發現,美編真的是很重要的人,
他就像是一首歌的編曲一樣,能決定歌曲的成與敗。
美編和編輯的感情如果很要好,編出來的雜誌也會很好看。
就好像導演和演員的關係如果融洽,戲也會相對地好看才是。
我一直相信世界是這麼運作的。
現在發現,要喜歡上自己身旁周遭的人是多麼容易的事情!
人生果然是一台不斷往前進,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如何的戀愛巴士呀(我是指廣義的喜歡)。
剛進公司時,覺得部門裡的同事都是跟我不同世界的人,很難聊起來,
尤其是美編,他身材有點胖(100Kg以上),講話的聲音有點緩慢像康康一樣,
上班第一天就覺得這家公司或許會很難待吧。
想不到一年後的今天,我發現我真的好喜歡他,到底為什麼我也說不太清楚。
而且我發現他也很喜歡我,喜歡這種東西常常會是互相的。
我喜歡聽他講出版界的故事和設計理念,也常發現彼此想法有雷同點。
他以前曾經設計過伍佰的專輯封面,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case,其實我有點小崇拜他。
今天他竟然親口對我說,其實他早就有點想離開雜誌了,
每個月都在做一樣的東西感覺有點膩,其實我也有同感,
不過他卻接著說:「我早就想離職了,要不是你的緣故,我恐怕不會一直撐到現在吧。」
幹,我快要哭出來,這是我這輩子聽過最好的讚美吧……
我們兩本雜誌中的其中一本的確遇到了一點瓶頸,好像走不太出去。
正當意興闌珊時,碰巧又遇到了另一本雜誌的改版。
改版之後,我和他覺得作雜誌又回到了能夠實驗與冒險的時代。
兩個人可以為了這本改版的「新」雜誌激盪出很多創意的火花,
像我會拿很多日本雜誌和誠品宣傳單興奮地跑到他的位置上說:
「我們來作看看這種設計!」
「我希望可以有這種大膽的配色」
「這種字體好好看喔!」
現在想起來,當編輯真的很可惡,只會出一張嘴。
不過,難過的是,他好像終究要離職了。
人生果然有點無常。
他最近對我特別好,會不止一次地對我說:
「我看我來教你當美編好了,以你的能力一定學得很快,我預估大概三個月吧!」
「你想要學用電腦畫插畫嗎?我來教你。」
- Mar 08 Thu 2007 22:24
3/8 戴著有霧氣的眼鏡走進凌晨的便利商店
連續好幾天壞天氣,連續好幾班加班到深夜三點才回到家,
這幾天的溫度又低到某種境界,濕度卻又高到某種境界,
騎機車回家的時候手簡直是凍到發痛,
總是在同一個時刻(3:30 am)到巷子口的便利商店採買睡前的零食
總是遇見同一個店員
他一定覺得奇怪,為何總是會有一個穿著雨衣很虛弱的身影眼鏡還帶著雨天的霧氣的男孩
進來想要一點點資本主義的溫暖。
快要忘記生活是怎麼回事了。
但我似乎也已經習慣這種每個月來一次的期末考,每個月都要在公司爆肝,
只是期末考完其實看不到成績在哪裡,
薪水不會因為你的加班而增多,雜誌不會因為賣得比較好錢就跑到你的口袋。
我現在很清楚,光靠上班族薪水是不可能完成任何夢想的,
不管是出國旅遊或想要出國念碩士或買房子。
最近常常無端想到大學時代,想起以前那段密集作戲的日子,那個巡迴演出的夏天。
發現離那樣的日子已經好遠好遠了。
作戲是很快樂的,但我現在已經沒有信心可以回到那個世界繼續作戲
第一現在已不是悠哉悠哉的大學時代
第二身旁的朋友也都一一邁向現實的殿堂
第三我其實不確定還有沒有像大學那樣可以容忍我犯錯的環境可以作戲嗎?
曾經自以為過著非常intellectual和acedamic的生活,
如今遇到研究生已經聽不懂他們所使用的語言,
反而有點懼怕甚至一點點刻意排斥及遠離,
離學術的世界也越來越遠,離務實的上班族人生反而更近
(「投資型保單還是儲蓄型保單?」)
想起更遠之前的國中和童年時代。
小學時帶媽媽送便當給我的每個晴朗的中午,
國中的我一個人在期末考的下午聽著范曉萱的錄音帶
以及我和弟弟熱切討論著國語流行歌壇的那個九零年代。
現在我和他之間已經沒有對話了,
所以想起這件事情就有一種奇怪的遺憾和淒涼。
在軍旅生涯中我很少去回想過去的人生,
現在突然想起來,覺得恍如隔世,
在公司即將屆滿一年,就要破冬,順便在此亂想一通!
- Feb 17 Sat 2007 23:30
2/17 二十五歲以後的男子高校同學會
除夕夜這天,天氣像是五月一般乾燥溫暖,穿短袖還不嫌冷,
這是我活二十五年以來第一次發現夏天也可以過年,
我喜歡這樣的天氣,雖然很不像過年。
晚上照慣例吃了一場沒什麼對話的年夜飯,
吃完之後拿紅包給我老爸老媽,一人五千元,
在外面是炮竹聲滿天響的除夕夜裡,我竟然覺得睡意濃厚。
小時候對於除夕夜可以熬夜感到很興奮,現在長大了,通宵不睡都是常有的事,
在除夕夜熬夜已經不是什麼吸引人的事。
直到高中同學家陽打電話過來,我才發現我在自己的床上睡了一陣子。
他說家裡太多親戚,想約我出來聊聊順便透透氣,於是我們就到河濱公園走走,
結果除夕夜的宜蘭河濱公園根本是戰區,感覺在堤防上聊天都會被沖天炮炸到,
籃球場上滿是垃圾,放鞭炮的人從來沒想過這些鞭炮屑究竟是誰來負責掃,真是沒環保概念。
後來我們跑到佛光山宜蘭分會去敲鐘,就是那種日本廟宇都會有和尚負責整點報時的大鐘, 第一次敲鐘感覺蠻好玩的,還有免費的紅豆餅可以吃。 想不到佛教真的是一種很慷慨的宗教。
除夕夜當然還會有每年的慣例,宜蘭高中三年五班同學會(1999年畢業),
地點總是在一家很奇怪的咖啡店,名字叫做「礦馬」,店頭還寫著販賣自製辣椒罐。
假如你問老闆:「請問你們營業到幾點?」她會回答:「喔,我們不打烊的!」
平常因為不喝咖啡所以很少注意它的營業時間,我有點懷疑他們是不是全年無休。
三年五班該退伍的都已經退伍了,大家終於擺脫了談論軍隊這個話題的宿命,
但班上也突然多出許多房地產和保險業的業務員,
我很深刻地體悟到現在二十五歲以後不管到哪裡的同學聚會,
話題總會圍繞著:結婚、買基金、保險……非常地成人,
再也不是什麼某某老師的壞話和某某同學的糗事了,
對於我這個沒買基金也沒保險更沒有準備要在三十歲前結婚的人,總會覺得好像被整個主流社會拋棄一般。
今天在場有兩個已經出櫃的同學(男校gay還真多?),大家對於gay這個話題都不會感到排斥或偏見, 真是個心胸開闊的男子高校呀,這點我從高中時代就一直這麼覺得。 看見三年四班的余XX,他以前在高中就是個很娘的傢伙,不過現在卻蓄起男人味十足的山羊鬍, 想不到macho和sissy這兩種特質可以同時放在一個人身上,而且感覺一點也不突兀。 那種中性的效果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我們一直聊到凌晨四點,還賴在店門外好久不走,我還是覺得很開心。 沒有女生的聚會真的很好,謝天謝地我念了男子高校,我真的真的真的這麼覺得!
- Feb 17 Sat 2007 00:35
新相機處男拍發表
過年前我買了有生之年第一台數位卡麥拉,雖然我的拍照史卻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在此之前全都是寄身於老爸和弟弟的相機,現在有了自己的相機感覺真的很不錯, 可以拍一些不三不四的照片。
看了網路上好多資料,卻遲遲無法決定該買哪一台,每一台有這項優點也會伴隨著那項缺點, 我才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台相機是設計完美的,這才是他們不斷汰舊換新,讓消費者永遠甘心掏荷包的理由。
大家都忘記了拍照的不是照相機,而是相機背後那顆更精密的人腦啊! 我一直相信照片是能夠拍出感情和靈魂的,這點不是昂貴的鏡頭或調整光圈ISO值可以立即取代的, 攝影雜誌上玩單眼相機的人拍出來的風景的確很美,但卻沒有靈魂, 名攝影家Ansel Adams隨便拿路人甲的相機借拍也能拍出留名青史的不朽照片。
所以我選擇買一台很陽春,但是功能樣樣具備的簡單相機,而且是我信賴的Olympus牌, 重點是便宜,才七千多元,以後帶出去旅行就算不幸弄丟了也不會太心疼。
處男拍發表:散步(1)
左上—台北市和平東路199巷,右上—宜蘭市新民路
左下—台北市青田街,右下—宜蘭市慶和街
處男拍發表:散步(2)
左上—宜蘭市慈航路,右上—宜蘭市慶和街
左下—宜蘭市新民路,右下—礁溪某溫泉
處男拍發表(3):測試相機色澤
主題:房間裡雜物一覽
圖片解說:
第1排:創意市集買來的明信片(作者:bonlive.blogspot.com)、路邊檢來的金剛戰士與我的電腦桌面、拉斐爾的畫、The Bryds專輯《Sweetheart of the Rodeo》封面
第2排:復興南路二段檢來的不明玫瑰物體、明星爽身粉註冊商標、五分埔買來的泰國側背包(上班良品)、盧梭的畫
第3排:永和社大撿來的人體模特兒+Sars貼紙+夏威夷花圈=不明裝置藝術、紀伊國屋書店微風店買來的電視小說《火箭男孩》、裝苑雜誌上的洋服、梵谷先生
第4排:政大書城買來的村上春樹散文集、裝苑雜誌模特兒、蒲城街ZABU喫茶店賣的明信片(NT.30)、大學時代在中壢買來的小雛菊野餐布
備註:抱歉有部分照片我用Picasa略修了一點圖,所以請不要因此而以為O牌相機色澤如此鮮豔(笑), 不過也不要以為所有醜陋的照片經過Picasa修飾過後都可以變得完美……
- Feb 16 Fri 2007 05:33
2/16 只有星星和野狗的北宜返鄉路
回宜蘭返鄉過年的另類方式,
不是趕搭人擠人的台鐵返鄉列車,也不是搭高中同學的便車在有幽閉恐懼症的雪山隧道中窒息,
而是騎著老爺車金旺順著北宜公路寂寞到宜蘭。
事實上,這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因為我家巷子口就是羅斯福路五段,再往南騎就是新店市,然後就是北宜公路的起點。
沒什麼可以阻擋我的。
但也比我想像中不簡單,
因為城市裡的天氣和山裡頭溫差大約有五度左右,
在新店充滿煙塵和廢氣的車陣裡頭,這樣一個舒適不甚寒冷的偽春天的夜晚,很慶幸自己只穿了一件恰到好處的棉質襯衫和夾克。
但到了新店山區我開始覺得有點涼意,後來竟然冷到把背包裡的防寒外套拿出來穿,到了坪林時我發現整個牛仔褲是冷冰冰的和雙手都是凍僵的。
關於溫度這點我早該有覺悟,夏天騎北宜公路時就覺得這趟路一點也不炎熱,
一路上風和日麗,蟬鳴不斷,路旁又充滿著綠蔭,小溪,充滿無限涼意。
想不到換算成冬天的公式,宜人的涼意變成會凍死人的寒意,這點我是用身體真切體會到了。
其實我大可去和返鄉的宜蘭同胞們擠一下電車,兩小時後就到宜蘭了,何必在外風吹雨打。
我也知道晚上的北宜公路很危險,不是一路都有路燈,而且種種鄉野傳說不斷。
但我只是突然想做一些二十來歲的人才會有勇氣做的事情,
而且我只是突然想要一個人寂寞地在公路上想一些事情,然後我就不考慮後果地上路了。
北宜公路的那些沒有任何路燈,瀕臨完全黑暗的路段,讓我想起在蘭嶼騎機車的夜晚,
當時只有星星和燈塔指揮我的方向,路上還會有慵懶的羊群擋住去路。
也只有在這樣的夜晚,才能體會到某種存在主義式的荒謬感。
北宜公路的星星很亮,路旁偶爾有砂石車,機車,小客車經過,
其餘時間整條路彷彿只有我一個人,真的很寂寞。
總是想著這條路還要多長多遠多久,到最後已經失去了耐心,但只能繼續不斷地騎。
很可惜地,我沒遇到任何白衣女郎或鬼打牆(北宜公路名產?),
唯一不友善的是路旁會追著我跑的野犬們,真感謝他們的盡忠職守(汗)。
石碇附近有一些廢墟和看似無人居住的房子,晚上竟然屋內有日光燈照射,真令人心驚膽跳。
裡頭該不會住著一個隱居的科學怪人之類的吧。
回到宜蘭之後,氣溫又恢復一個人畜無害的偽春天的夜晚,但為了滋養剛剛凍僵的四肢,
於是又背著我的登山大背包(沒辦法,回家九天行李多)去泡礁溪溫泉,
不過今天泡完礁溪溫泉之後,我發現還是北投溫泉泡完之後的滋潤感才是王道,囧。
好久沒回家了,宜蘭你好!
- Feb 12 Mon 2007 01:35
2/11 星期天早上的露天溫泉和被殖民的誠品美語書店

圖:「我是台灣人,我愛說英語。」(設計對白)
早上八點和豬排去烏來泡溫泉,在這麼一個天氣有點涼意灰色的星期日上午…… 這樣的脈絡之下「朝風呂」(早上泡溫泉)似乎是個很不錯的休閒活動。 早上泡湯的人非常少,溫泉的環境很清幽, 旁邊就是南勢溪,對面有一群人穿著泳裝在泡免錢的野溪溫泉,附設的烤箱和蒸汽室也不錯, 烤箱裡面的感覺像是乾燥的美國的夏天,蒸汽室則像是沒開冷氣濕度又特高的台灣的夏天。 泡完量一量體重,豬排的體重是86.5公斤(他是怎麼放那麼多肉在身上?),而我依舊是54.0公斤(我需要增胖報國),
不過,泡完之後,還是覺得北投的溫泉略勝一籌,原因是泡完北投的溫泉整個身體包括手指和頭髮那種 光滑的感覺就抹上了一大層潤髮乳,這才是溫泉的醍醐味呀!不過烏來的環境很清幽,精神可以很放鬆。
突然發現,這個冬天是我活這麼久泡溫泉最殷勤的一個冬天, 有礁溪,有北投,也有烏來(差點還有知本!)……給人一種有種很會享受生活的「錯覺」(其實當然沒有!)
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去烏來,那是一個過份充滿觀光氣息的地方, 整條老街都在賣一樣的東西:山豬肉香腸,小米麻薯,小米酒,馬告雞湯,泰雅族服飾…… 這就是為什麼我很害怕在台灣旅遊的原因,感覺有些地方雖然從沒來過,卻有已經來過的似曾相識感。
晚上我騎著腳踏車到公館去買東西,順便又去晃了一下誠品台大店, 一個小時之內就聽到身旁一對台灣母女和台灣男女朋友用半調子的英文交談。 台北怎麼這麼多做作又愛到處講英文的人,尤其是那種很急切地想要讓小孩熟悉英文的高知識份子爸媽。 我以為這個全球化英語聖嬰現象只有信義特區才會有,沒想到也蔓延到大安區和文山區了! 現在只要我在公共場合聽到有人講英文,不管是台灣人還是外國人,我都會冷冷地瞄他們一眼。 (但聽到有人講日文,我會拉起耳朵仔細聽他們講什麼,我承認我有雙重標準!)(笑)
我想這一點「拷秋勤」的團員理念應該也跟我相同吧,有機會真想跟他們成為朋友。 (嗨,你們的留言謝謝囉!)
總而言之,這些是我後來念了英文系卻越來越討厭英文的原因。 發現英文背後有一支充滿白人霸權父權思想的超級大陽具, 但像我這種討厭別人講英文的想法的傢伙,卻當上美語會話雜誌編輯,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所有我說總有一天會因為理念不合而辭職嘛……)(茶)
- Feb 09 Fri 2007 00:56
2/9 島國心態的台客家庭生不出心胸開闊的背包青年
我想我天生是沒有出國的命吧,
所以永遠不喜歡讀旅遊書和旅遊資訊,因為覺得懂太多東西,到最後卻沒錢出國會很辛酸,
所以從某個時刻開始我就再也不注意國外旅遊資訊了,
甚至覺得所有旅遊書都是炫耀書,彷彿每個人只要出國一次就可以隨便出書。
會有這種見不得人好的變態心理,都要怪我生長在一個沒有出國風氣,永遠不離開台灣的台客家庭裡。
老爸老媽總是說:「台灣就玩不玩了,幹嘛出國?」
有這種島國心態的爸媽,他們的兒子會成為一個心胸開闊有國際觀的背包青年才怪吧。
所以,當別人早就規劃好寒假要去泰國攀岩或去香港血拼時,
我卻從來沒有(時間)好好地規劃春節假期九天假到底要作什麼,
現在想要去哪裡都已經太遲了,都已經超過開票期限了,
而且更慘的是,我的護照好像已經過期了……
聽說泰國真的很有趣,我現在真的相信,青年背包客的泰國和叔叔阿姨跟團的泰國真的是不同的國家,
不會有人妖秀,沒有下車尿尿買藥,也不會要你騎大象或買一些庸俗的大象鑰匙圈紀念品,
只有便宜的街頭美食,便宜的住宿,以及認識日本背包客。
這九天假期,我看我只能去屏東了。
*******
現在輪到我的靠北時間。
我真的很痛恨身為男生這件事,那一年多的時間奉獻給軍隊輸在起跑點也就算了,
女生既可以用這段不必當兵的時間拿到碩士學位,又可以提早開始工作,
男生什麼都不行?出了社會薪水馬上輸同年齡女生一大截……
退伍之後社會並不給你任何補償,你還是要從起跑點開始追,而人家早就跑得很前面了,
說真的,我很痛恨這個男女不平等的事實,可是我完全沒有解決辦法,也很難釋懷。
*******
過馬路的時候我在想,我真的需要那麼多錢嗎?
其實活下去根本不需要那麼多錢。
我想我想要得到的是薪水數字這個符號被後所隱含的自尊、身份、地位吧。
我愛身份地位。
只有錢賺得多頭才能抬得起來,這不是夠不夠用的問題,這已經超脫夠不夠用的問題。
- Feb 08 Thu 2007 23:04
2/8 不管怎麼樣的天氣都不適合上班
天氣溫暖,感覺像是三四月那種很舒服,有點炎熱又不太寒冷的季節,睡得很舒服,醒來的時候也很舒服,這種天氣最適合不要上班在陽光底下享受人生了,說來說去不管怎樣的天氣都不適合上班就是了。
早上去一家從來沒去過的錄音室幫總編輯代班錄音,看到了兩個只聞其聲從未見其人的外國老師,他們的外表和我想像中差距甚多,看起來有點不修篇幅,邋遢,鬍子很長,肚子很肥,住在拖車裡面,講英文很難聽的那種白人垃圾(white trash)。
不過他們兩人還真是專業的錄音員,英文常識很豐富,只是我從來沒聽過這麼吵鬧又愛耍寶的錄音員,好像從他們身上領略到一些人生的道理,好比武俠小說中武功最高強的人都是深藏不露的。
下班後高高興興地去青島東路的電影資料館看勞勃阿特曼先生的《Nashville》(1975)等到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達才發現電影是六點半開演,而不是七點。對上班族來說,想要有一點晚上的活動的基本權力和尊嚴都被社會的規範嚴格的限制住,誰可以那麼早下班啊?甚至準時下班啊?
電影資料館位於一棟沒有明顯招牌的蔡明亮公寓裡,聞起來像是一個八〇年代國片裡頭三流廉價旅館的味道,它的放映室也不怎麼豪華。 《Nashville》畫質不是很好,我想因為是錄影帶保存不良又年代久遠的關係。不過它是一部很有初夏淡淡微涼感的電影,據說主角有二十四人之多,看到最後其實也不懂意義到底在哪裡?只是覺得Altman是一個很適合拍「群像劇」的導演,他的人生觀好像是,地球不斷地在轉動,許多事情一直在發生……
我好喜歡七〇年代,可惜我從來沒活過,只從在電影中不斷拜訪。六〇年代感覺像是一個永恆的夏天,七〇年代像是一個優雅的春天,而我自己活的年代,卻從來感覺不到任何時代感……不管我如何用力嗅。
- Feb 05 Mon 2007 00:52
2/5 酒後駕車的尾牙與不幸的SOGO禮券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尾牙日,難得大家一起很準時地在六點下班,前往吉林路的「阿美飯店」。
今晚的頭獎是兩萬元現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下午都在想像要怎麼運用這兩萬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抽到獎品。 首先從小獎「造型吹風機」「電動牙刷」開始抽,非常幸運地抽中了十多個人就是沒有抽到我, 接下來抽「微波爐」「烤箱」「電磁爐」等不太受歡迎的家電用品,還是沒有抽到我。 這使我非常興奮,看來我跟兩萬元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但不幸的是,抽到「SOGO禮券一千元」時,竟然喊出我的名字, 我當場想要躲在桌子底下哭(我想酒精也開始發揮作用了)! 「我要兩萬元啦!」我很囧地接下了那袋紅包。
兩萬元後來又被某位高官加碼到兩萬五千元,被本部門的總編輯抽中了! 幸好是自己人抽到,比較不會嘔氣,況且他也需要這筆錢買張美國來回機票去探望女朋友, 不過後來他發給我和另一位每人現金兩千元吃紅,他真是個慷慨又帥氣的上司!!!
走出阿美飯店時,我已經有點茫茫的感覺了,感覺幾乎快要飛起來了,講話也開始語無倫次, 一夥人跑到老地方——「旁邊」咖啡去坐一坐, 在等待老闆開店的同時(因為星期一原本是公休日,因為特別交情才開放給我們) 醉醺醺的我竟然問說「有沒有人要跟我比賽賽跑?」, 結果小玉(會計)答應要和我比,還說我贏的話要把她的尾牙獎金分我五百元……
結果沒想到酒醉的我還是可以跑贏她!因此又獲得了五百元! 所以我今年尾牙的收穫是:SOGO禮券1000元+現金2500元, 雖然沒有辦法買Bali島來回機票,也算是不無小補啦!
酒醉的我又在咖啡廳裡頭模仿許多同事,明天我應該會很後悔吧。 牽機車的時候我在路旁發現兩個裝滿玩具的垃圾袋, 感覺這些玩具都還很新,裡頭有許多男孩子玩偶,到底為什麼會捨棄這些玩具我也不明白。 於是我蹲在路旁撿了一堆(大約二十個)日本戰士與鹹蛋超人玩偶回家。
至於我到底如何在神智恍惚的迷幻狀態之下平安無事地從中山區騎回文山區的家中, 還懂得繞路躲警察,我真的也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