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我很喜歡的攝影家「川內倫子」,以後有機會來談談她。
★
十月一日,天氣轉涼了,秋天來了。
這個夏天彷彿特別長。我想是因為我從春天就開始在印度過夏天的緣故。
曾經想過有沒有可能藉著旅行,過一整年都是夏天的生活?
現在覺得,台灣有秋天還是好的,有種終於讓人鬆了口氣的感覺。
這種多風又涼爽,加件外套嫌太熱,只穿短褲又變太冷的,秋天的天氣,
真的很棒,雖然通常只維持兩週左右就馬上變成冬天了。
★
花了一整夜的時間,把新的履歷表和中英文自傳都寫完時,
看手錶已經是早上七點半了,全身筋疲力盡。
想到都已經快要三十歲,還要寫這些東西來騙吃騙喝,感覺有點淒涼。
我承認。
我對工作不會盡心盡力,不懂刻苦耐勞,更不願意努力學習,
我就是你們最怕的七年級員工,怎麼樣!怎麼樣!?來咬我啊!
所以我的自傳幾乎不提自己的優點,因為根本沒有優點。
也不會提我家有一父一母,從小爸媽對我實施斯巴達教育之類的狗屎。
因為我完全不想按照傳統好小孩寫法,所以我想我的自傳應該比別人有趣,
我想用這種奇怪的自傳來尋找真正值得我去上班的公司。
不過有趣的自傳通常也代表著比較適合刊在報紙的家庭婦女版,比較不適合職場。
★
因為我閒賦在家過久,我媽已經進入開始慌心及歇斯底里的狀態,
她變成那種鄉下到處都有的歐巴桑,硬是拖著我去廟裡求神問卜。
廟公的老花眼鏡上鑲著鑽石般bling bling的東西,
我說要問事業,廟公示意要我抽籤,
我抽到一張圖,上面有個老人正在釣魚的圖案,並寫著「姜太公釣魚」,
廟公很爽快地解釋:「啊~~這就是說你的時機還沒來,要等時機啦!」(台語)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有點無厘頭的解釋,竟讓我有點欣慰與舒坦。
(也許同時也讓我媽舒坦?)
這代表我可以繼續以神明的啟示當藉口,寬心地繼續在家。
筆記:原來台灣草根文化也相信"timing"這樣的概念。
★
為了打發時間,我去了宜蘭大學,
在他們校園裡那個館藏略嫌瘦弱的圖書館裡,發現很多日文的建築雜誌,
其中有一本叫做《日経アーキアクチュア》(日經建築)的雜誌讓我很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