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回來過後,還沒完全適應台灣的生活,日子好像就已經回到了以前的輪迴。
從每天早上捨不得從床上起床開始,到在房間裡遲遲無法決定到底該穿什麼衣服上班,
一路上為紅燈虛度不少光陰,不知道該買什麼垃圾食物當早餐,
在公司附近找不到機車停車位,匆忙地停好車後衝刺到公司樓下按電梯,
發現自己遲到一分鐘時,嘴巴就會忍不住罵「幹!」
上班時遲遲不肯作正事,瀏覽一些無關緊要的網站。
下班時發現遲遲不能下班,等到回到家已經半夜十二點——想買個雞排發現店都關了。
這樣的生活好像昨天才發生過,又原封不動地等著我。
今天我才發現自己的印度簽證,不是三個月,而是跟大家一樣六個月。
很認真考慮趁半年簽證沒過期之前,趕緊再去一次印度,雖然這想法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笑。
假如我真的實行了,身旁的所有人大概都會覺得我是神經病吧。
也許潛意識裡的我想要擺脫台灣的一切名利束縛,
心裡也覺得職場生涯有點令人疲倦,一直跟別人比薪水比成就比銀行裡的基金賺多少,
這樣的人生很累,而且我怎麼樣都比不過大家,乾脆選擇撤退,
到某個不知名的亞洲國家裡,當一個不受母國文化羈絆,
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飯和睡覺,輕飄飄的背包人,比較自在。
可是我不想要用這種逃避的心理出去旅行,
因為旅行的終點總是要回來。
總覺得就這樣對主流社會舉白旗,實在很遜,不符合我好強的個性。
在新德里最後兩天,我偷偷在心裡面發誓五年之內都不會想要回來這個國家,
如今回來台灣,遙想著印度街道那種混合著所有味道的有機氣味,越想就越覺得奇妙,
好像台北的街道的冷酷人情和過度消費主義越來越無關緊要,
好像印度那樣子才叫做生活的感覺。
收到那兩個韓國朋友和日本朋友寄來的信,很想回印度和他們相聚。
我們三個在瓦拉納西異常地要好,雖然才認識十天左右,卻好像熟悉了一輩子,
彼此之間默契十足,常為了一些只有我們才懂的事而大笑,
這要感謝我們之間共通的語言是日語不是英文,只有亞洲語言才能使亞洲人心靈相通。
英語反而是溝通的障礙。
他們分別在印度要待到八月和九月,這簡直是住在印度一陣子不是旅行了。
我羨慕他們的悠閒。
- May 03 Thu 2007 00:42
5/3 如果覺得人生疲倦是否該選擇撤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