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文藝青年吃飯喝酒聊天的時候,
總是會有一些共同關鍵字反覆出現,
例如崇拜的偶像一定有吉米罕醉克斯或者切格瓦拉或是巴布瑪利,
喜歡的小說家不用說也知道是村上春樹,
喜歡的電影一定會有青春電幻物語或鋼琴教師,
喜歡的導演大概不超出岩井俊二和金基德這些範圍,
喜歡的創作女歌手要不是陳綺貞就是陳姍妮,這半年來又多一個張懸,
喜歡的樂團那就更可預期了,從旺福Tizzy Bac到蘇打綠胡椒貓雞腿飯,
那種有點另類又沒種太過作怪名字聽起來可口的地下樂團講得出來的他們都喜歡。

老實說和這樣擁有共同語彙的朋友聊天真是有如一塊蛋糕。
不用花力氣在大腦裡頭進行轉換文法或解碼的動作。
也許應該慚愧的承認這代表我和大家都是同一群人。

不過反過來說,台灣的文藝青年總是一面倒╱一窩峰喜歡上同一類事物,
這種毫無創意、沒有前瞻性、故步自封的現象已經讓我看破紅塵,捲鋪蓋離開文藝青年界了。
大家都喜歡別人喜歡的東西,大家吃飯都用免洗碗,大家都會買同一張唱片,
打手槍一定用萬能的右手,連做愛都還乖乖地帶保險套,
沒有人敢開拓新領域,沒有人去試新的東西。

例如率先去喜歡海灘男孩或瑪莉安費絲佛或文夏白光葛蘭,
例如率先在全世界都會嘲笑金旺90是老爺車的時候大膽地騎出去,
例如在全世界都忘記一九六〇年代的時候仔細去研究它……

文藝青年有這種前衛的勇氣嗎?根本沒有嘛!老師講的話也不聽!
所以文藝青年真的很鳥,都是一群愛模仿的附庸風雅的不堪一擊的芻弱的孩子們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良少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