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百円超市買來的食材所做的早餐。培根吃起來有假假的塑膠感……
☆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覺得很震驚,
雖然對死者感到非常抱歉,但是我居然覺得荒謬地想笑:
「有一位五十幾歲的歐吉桑把結婚三十幾年的老婆打死了,原因是因為老婆不想煮飯!」
你們說說看,這種社會事件一定不會發生在台灣吧!
第一,在台灣,媽媽不煮飯很正常,吃外面就好啦!
第二,台灣男人哪敢這麼囂張啊?
以前聽到我的日本歐巴桑客人們抱怨她們的老公:不會用洗衣機,也不會煮泡麵……
總是覺得很誇張,台灣的中年老爸們也沒這麼廢吧!
老婆不煮飯連去便利商店買個便當都嫌麻煩嗎?
日本男人(尤其是上了年紀)只會依靠女人,真的是很恐怖的廢物。
不過,一切也都是因為日本女人把男人寵壞了。
這個話題我就此打住,就留給女王來寫好了……(笑)
只是我懷疑他還有什麼新梗可以寫。
☆☆
對於煮飯作菜,我一向不是一個勤勞的人,
離開台灣之前,我很擔心日本沒有便宜自助餐,每天自己下廚一定會累死。
結果來到日本,逛了超市之後,才發現自己煮飯有很多以前從未發掘的樂趣。
當然我不是說那種從零開始,無中生有的下廚,
像台灣媽媽們花一兩個小時,就可以馬上炒出五盤菜一碗湯那種。
我是說自己方便下廚的一人料理。
在台灣,懶人如果不想煮飯,可以直接去吃外面或煮泡麵,幾乎不會有人想到調理包的存在。
因為台灣的調理包總是給人一種難吃、虛假的人工口感,種類也不多。
(註:如果有人吃過好吃的台灣調理包請告訴我,我回去試吃)
但是日本卻有一堆懶人專用的調理包或微波食品,樣式五花八門,
回家隨便燙一燙或微波一下就可以吃,而且作出來的東西味道都很優,
一點也不會覺得一個人住好辛苦,含淚吞下或覺得委屈,這個絕對是重點!
今天在超市看到石鍋拌飯的料理包,
回家好奇地照著調理方法試做了一下,沒想到結果真是幹你娘的好吃。
我從來也沒想過這輩子我竟然作得出石鍋拌飯這種東西啊(淚)!!!
☆☆☆
學了十年日文的我,上回進了蕎麥麵店,竟然看不懂菜單!
這才驚覺日本飲食文化太過複雜深奧,沒吃過等於不知道這個字!
光是簡單的蕎麥麵,就會因為盛裝的器皿或配料不一樣,而產生許多令人迷惑的新字彙。
這次去韓國餐廳以及吃義大利菜的時候,我也看不懂菜單。
在台灣,這些異國料理字彙一定會被翻成容易理解的中文。
在日本,原封不動地用當地發音直接吸收變成外來語字彙。
例如ナシゴレン(Nasi Goreng)、トムヤムクン(Tom Yum Koong)、 ビビンバ(Bibimbap)、チャイエン(Chayen)...
在台灣一定會被乖乖的翻成很好懂的「印尼炒飯」、「泰式酸辣湯」、「韓式石鍋拌飯」、「泰式奶茶」……
講到韓國料理,中文大概只有泡菜鍋或海鮮煎餅這些字,沒有別的字彙出現了。
在日本吃韓國料理,我看到菜單都嚇呆了:チゲ和コチュジャン到底是什麼?
可怕的是,我身旁的日本人都對如數家珍似地對這些(念起來明明就是韓文的)字耳濡目染。
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在義大利餐廳,看著我身旁的日本人毫無障礙地閱讀著菜單,
彼此很有默契的知道カルボナーラ(carbonara)和ボロネーゼ(bolognaise)等約十種義大利麵口味的分別,
不禁要問:你們都學過義大利文嗎?(當然沒有)
唯一的欣慰是,來到中華料理,就輕鬆多了。
因為麻婆豆腐、青椒肉絲、酸辣湯這些日文念起來幾乎就是中文發音。
只是很難想像,一個日本人的腦袋裡竟然裝了這麼多國語言!
既然日文裡面包含了許多文化的精華字彙和內涵,
以客觀條件來看,日本人應該要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語言天才民族!
事實上卻剛好相反!誰來告訴我為什麼?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