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陳綺貞《華麗的冒險?》
-加了太多糖粉和香料之後,「甜甜圈化」的陳綺貞


陳綺貞發新專輯那天,我在軍中。當時真的有一股衝動想打電話找正在放假的朋友:「喂,拜託,收假那天幫我帶一張陳綺貞的最新專輯回來,不要買錯喔。」不過也只是想想而已,買唱片(特別是自己的偶像)這種事情,還是要親自去唱片行,看見它亮晶晶地擺在架子上,然後歡天喜地拿去櫃檯付賬才有感覺。買唱片就是一種不定期朝拜偶像的儀式,一定要自己去拜才會保佑。

過不久這張唱片真的到了我的手中,但是我不久就聽膩了。這是張毫無刺痛感,無法促進智能或感官刺激的唱片。一場華麗的冒險?這只是每天慣常從巷口走到雜貨店之間的家庭主婦無趣散步罷了。繽紛多樣的編曲雖然意圖是要發掘出不同面相的陳綺貞,但是加了太多糖粉和香料之後,加上近來的她「明顯地」喜歡用女孩懷春式撒嬌心情的娃娃音唱歌(媽的,該不會是談戀愛惹的禍吧!),這樣子的陳綺貞已經「甜甜圈化」了。

可怕的是,就連她自己寫出來的歌都感覺辨識度越來越低,像是一個聯考體制下長大,受KTV情歌荼毒太深,套公式寫作文的人寫出來的詞曲(我建議她應該學學人家恩雅,除了自己的音樂之外,不要聽流行歌曲,免得被污染)。就連原本潛力很大,很有另類發揮空間,例如「旅行的意義」這種歌名,唱到最後發現還是離不開小情小愛。(「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花的姿態」歌詞天真口語到讓人吐血(「你一直在跟別人玩」「我怎麼可以回來得那麼快」)。鴻鴻寫的「太多」感覺刻意做作,媚俗當清新,裝可愛當有趣。

來到這張專輯之後,我們終於明白為什麼陳綺貞永遠沒辦法變成像JOAN BAEZ 或 JONI MITCHELL歷史性偉大的民謠女歌手,因為她關注的焦點太小了。她寫的詞抽離所有社會脈絡,既沒有瓊拜雅那種宏觀抱負;她寫的曲也稍嫌口水彷彿何處曾聽過,沒有瓊尼米契爾時那種變化多端另類詭異的曲調。陳綺貞不會成為偉大的民謠歌手,不過她也不適合變得太偉大,太有社會關懷和抱負的她會把我們給嚇跑。也許她的特色就在於她的「無關緊要」吧,唱一點小情小愛,一點點星期二的晚上作了什麼事,有時候俏皮淘氣,有時候感傷憂鬱,這樣就夠了,夠迷人了。

從當年的邊緣另類被順利吸收,融入主流音樂市場(若單純以在排行榜上能見度很高看來)。陳綺貞是一個文化研究中「邊緣被主流文化收編」的最好例子。一九九八年當我還是個男子高校生的時候,陳綺貞仍是個無人知曉的另類歌手,我常常聽著她的專輯失眠。回頭再聽當年的第一張專輯《讓我想一想》,那雋永若有似無的安靜編曲似乎是陳綺貞最適合的唱歌方式。當時的她聲音冷靜,理性,帶著一點夜的溫暖。感覺當時的心理年齡反而比現在這種快要三十歲的娃娃音還要成熟許多。如今她卡在清新與媚俗之間的界線,有點尷尬(她的SELF音樂錄影帶,那種長髮飄揚的煽情KTV口水歌拍法,讓我以為她是飛兒樂團的女主唱)。說來說去,還不都是愛之深責之切。對她每次出現都有某種期待,但也不會像個死忠粉絲一樣照單全收,就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良少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