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486_679013222141568_499486370_o  


圖:看似完美,其實不完美。應該說:還有進步空間。

 

Sense 雜誌(S 要大寫嗎?)算是這股台灣生活風格刊物風潮中編得最貼近讀者,也最有模有樣的一本。它有點像是日本的老牌生活風格誌 Brutus,雖然兩者距離還有點遠(感覺是找林美秀去跟妮可基嫚比美),Sense 的主題也不如 Brutus 大膽。不過這期的主題「野餐」就很令人驚艷,使我在出刊當日就迫不及待買下,並且用相當認真(拿著紅筆校稿般吹毛求疵地)讀完,果然使我收穫豐富。

 

我所謂的收穫並不是關於野餐,而是關於「如何編輯雜誌」。

 

我發現了這本雜誌(以及其他文青刊物)想要永續經營之前不得不面對的幾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我也喜歡從這些問題逼自己去思考所謂「理想的雜誌」究竟是什麼?台灣人到底需要怎麼樣的雜誌?難道只是一本「像日本雜誌」的雜誌嗎?

 

當然,為了避免又被人說「偏頗」、「主觀」、「自大」,我先強調:「客觀」從來就不是我的人生目標。我自己也編過雜誌(即使只是美語會話誌),也寫過封面標題,我知道身為雜誌編輯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困難和瓶頸。我的資歷當然也比不上線上許多資深雜誌編輯,煩請各位前輩批評指教(天啊,寫自己的部落格還要這麼謙虛嗎?夠了!你們這些每天來罵我的陌生人。)

 

 

以下是我所思考的問題:

 

創刊宗旨

 

R0013369  

 

我認為幾乎每本雜誌最主要的存在意義都是要能「賺錢」,如果還有別的目的的話,應該算是要能「教化社會大眾」了。從創刊以來,sense 雜誌的主題幾乎都與引介「日本文化」有關:拉麵、雜貨、壽司、燒鳥、生活道具、沖繩、清酒......。這反映了台灣讀者這十幾年(或者這半世紀)以來對於日本文化的一切簡直求知若渴,但同時也透露了一個恐怖的危機:

 

如果把「日本」這個國家的元素徹底從內容中抽掉,

整本雜誌幾乎就無法成立,隨時會廢刊。

 

當然,許多台灣的「文青雜誌」都有這種視野窄小,世界地圖上只看得見日本的通病(另一本類似的雜誌 Shopping Design 也常是如此)。但這根本上也反映了台灣當代年輕人的不可思議現象:

 

我們對於鄰國日本的一切感到無比好奇,

對於挖掘思索整理台灣自身文化卻幾乎笨拙。

 

我們永遠都在談論日本文化,同時也永遠忘記好好咀嚼台灣。所以你知道為什麼我對於那些自許為台日文化橋樑,實際上一天到晚介紹日本流行文化的人都有點不屑(經紀人說我已經得罪很多人了不能再指名道姓)。

 

 

 

本期主題

 

1978486_679013222141568_499486370_o  

 

大人的野餐」這個命題很有發揮空間。可惜我只看得到「野餐」,沒有看到關於「大人」的定義與思索

 

究竟「大人」會喜歡什麼?他們的喜好和「非大人」到底差在哪裡?

 

我的揣測是大人通常代表「曾經荒唐過但已趨近穩重」的一個成熟族群,喜歡例如經過時間沈澱、強調質感和耐久性、雋永的經典款,對於一窩蜂的流行熱潮則比較無感。於是重點來了:

 

「大人」這個名詞比較屬於「心理狀態」而非「生理年齡」

 

那麼「野餐」和「大人的野餐」很明顯地不是一樣的東西,不過整本裡頭採訪的野餐對象卻幾乎清一色都是「半生不熟的年輕人」(應該都沒超過35歲),並沒有任何角色足以承擔「大人」這個稍微有點份量的命題(雖然我猜可能也沒多少「大人」在看 Sense 雜誌)。我只看到一堆女孩子的符號:粉紅色系野餐墊、彩色氣球、小碎花盤子......。

 

嚴格說起來,這樣的風格和心理狀態並不是所謂的「大人」

 

如果是封面大標是「大人」,我認為讓瑤瑤來當封面就有點輕浮,應該找形象更為穩重或資深的人(但和雜誌的年輕調性可能會有衝突)。如果為了行銷考量,為了多賣幾萬本不得不找瑤瑤來當封面,那麼標題就必須考慮把「大人」刪掉,否則有文不對題嫌疑。

 

然後我不禁納悶,Sense 雜誌的「目標讀者」究竟是男性或女性?

 

 

基本上台灣雜誌比日本雜誌自由的一點就是:我們的生活風格雜誌幾乎都沒有預設性別立場(雖然這同時也可能會成為缺點)。但身為男性的我,一邊翻閱本期,一邊有看錯雜誌的尷尬感。因為這個企劃完全忽略男性的興趣與需求,使得野餐變成了一種附和女性的活動,男性的主體性消失殆盡。「男人的」野餐應該也和「女人的」野餐不一樣吧,企劃的廣度與深度略嫌不足。

 

 

 

 

封面

 

R0013365  

 

 

再來我想要談論一點技術性問題:「封面標題」。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封面,主題非常明確,照片給人溫柔的感覺,白、綠、黃三者配色相當協調,彷彿從這個封面本身就可以嗅到愉快的春天氣息。即使仍看得出一點點向日本雜誌致敬的影子(我是指「一起野餐吧」對話框),但無所謂,人本來就是要見賢思齊。

 

這個封面最讓我皺眉的是標題「大人的野餐」左側亂七八糟的小標題。這大概是台灣雜誌一個永遠改不掉的通病:

 

我們以為多就是好,於是拼命把畫面塞滿

 

 

R0013367  

 

↑ 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這些小字究竟是什麼東西?

 

 

瑤瑤愛上大公園野餐的溫馨風格/ Grace 在華

山的跨界好友野餐展/ 三谷龍二的牛伏川野餐計

畫/ Lydia 與 NO.43小姐的分享提案/ 富錦樹

Machiko 聊日本人對便當和野餐的熱愛/ Elaine

的完美野餐實作/ 適合野餐的地方/ 野餐時尚搭

配,道具服裝打造術

 

 

現在問題來了,

 

到底誰是Grace,誰是Elaine,而誰又是Machiko

(叫 Grace 和 Elaine 的全台北可能就有一卡車)

 

一堆沒聽過的人名放在封面上,真是囉哩叭唆。

 

如果這些人名只有編輯才認識,並非家喻戶曉,

就不應該放在封面上混淆主題。

 

因為它們會困擾想要購買的讀者,並且分散注意力,讓人心情浮躁想把雜誌放回去,而不是拿去櫃檯結帳。

 

 

R0013370  

 

還有

 

除非必要,我不需要知道每個受訪者的英文名字或暱稱,

因為我跟他們並不熟好嗎?

 

例如像這樣:陳漢典 (Hank)。

 

R0013367  

 

好吧,假設這幾段小標題都有存在意義,這樣的斷句方式也太不美了吧,頭尾切得很不乾脆,有標點卻沒有句點,已經犯了基本編輯大忌(因為這裡根本就不該放標點)。

 

這幾行小標題有點像是菜鳥編輯寫出來的東西,而美編大概也沒有意見,他們都忘了寫封面標題有個很重要的守則:

 

空間有限,不是所有雜誌內容都需要放在封面卡位。

 

 

 

 

R0013371  

 

圖:看完整篇我還是不知道誰是Elaine。Who the hell is she anyway ?

 

 

所以我的結論是:

封面小標完全沒有重點整理功效,更無法幫助銷售,

直接刪去不必可惜。

 

如果硬要保留的話,我可能只會去蕪存菁,留下最能吸引讀者的三行,而被保留下來的字絕不能白白地佔用空間,一定要有存在意義。也就是說這些標題必須要能引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他們心癢癢。

 

完美的封面和讀者的第一次接觸應該是這樣的:

 

你無意間瞥見封面標題,

彷彿有人替你發問,也彷彿答案就在雜誌裡面,

於是你立刻拿起它到櫃檯結帳

 

因此,如果我是編輯的話,這期的封面標題大概會長這樣:

大人的野餐

 

達人教授完美野餐入門

台北野餐祕境徹底公開

野餐道具服飾採買指南

 

老實說,我甚至覺得這樣還嫌囉嗦,我認為寫封面標題有一個大原則:少即是多(可能我吸了太多日本雜誌的奶水)。

全部刪掉讓封面只留下「大人的野餐」一個大標,於是讀者心裡留下一個巨大的問號(「快告訴我到底什麼是大人的野餐?」),恨不得立刻買下雜誌來找解答,這樣也很好。

 

 

目次

 

R030043315_b_01  

 

 

目次的功用是「畫龍點睛」和「內文重點整理」。

 

這一頁通常讀者不會認真看待,但內行人知道雜誌的細節都藏在這裡,一本雜誌用不用心,有時候只要讀「目次」就能窺知一二。

 

這裡的問題和封面一樣:

 

這些標題都不夠成熟,也不吸引人,甚至亂七八糟(可見編輯沒有好好消化內文)。

 

光讀它們完全提不起想要翻到該頁的欲望,甚至就連該不該空格,以及空格的長度都沒有統一,而到底該不該使用標點符號呢?既然有逗點和(裝可愛的)驚嘆號,卻沒有句點。不管視覺上和語言上都缺乏平衡感,很明顯地上半部重而下半部輕,這點隨便一個素人都看得出來。

 

還有我很納悶「東京  北京  攝影   廣告人」這麼爛的斷句,這篇內容到底是關於什麼?原來是兩位不同筆者從兩個不同城市(東京和北京)所撰寫的定期專欄。但「攝影  廣告人」是指什麼?是作者的職業背景嗎?很抱歉從專欄內容我完全無法判斷,那麼下這樣的標題就更莫名其妙了。

 

這一頁就發現這本雜誌還有很多基本的文字障礙沒有克服,通常這是總編輯(或至少主編)的工作,他必須訂出一種制式風格和標竿,讓下屬去追隨,不過可見他應該很忙。

 

 

 

結論

 

厲害的雜誌背後一定有非常厲害的編輯,而平庸的編輯就只能編出平庸的雜誌(但平庸當中總會有一兩個厲害吧!)。說了這麼多,這本雜誌其實已經很用心了。希望他們能精益求精,成為台灣文青們不可或缺的優良讀物之一。下次如果有時間,我想聊聊(被我預言撐不過三年的)「小日子」,但也可能根本沒有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良少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